提到比尔·盖茨,很多人可能首先想到的是“首富”,提到乔布斯,很多人第一想到的可能是“苹果”,这两位在商业的博弈中,共同推动了个人电脑的成形和发展,注定将被同时载入互联网发展史。不过,作为同一时代的两位杰出人才,他们互帮互怼、相爱相杀的共同成长、发家往事,你们知道吗?
没有屏幕、没有键盘、没有鼠标的电脑,你见过吗?这就是曾经初代电脑的样子!1946年,世界上第一台现代电子计算机“埃尼阿克”问世,它占地170平方米、重30吨。在揭幕仪式上,“埃尼阿克”为来宾们表演了它的“绝招”—— 分别在1秒钟内进行了5000次加法运算和500次乘法运算。
那个时候,还没有个人电脑的概念,计算机对于大众来说,就是个传说,一般只有军方、电信公司或者银行才拥有。而它的操作之难,就好比医生做手术,非常专业。要使用它,你得手动给这个大机器“喂”下指令纸卡,也就是代码。

在第一个月,他们就收到了250个订单。市场对个人电脑的热切渴望超乎想象。而接下来,就轮到比尔·盖茨和乔布斯上场了。
比尔·盖茨为牛郎星8800专门编写一个语言解释器,让人们使用起来更方便。虽然当时他们一个代码都没敲出来,但是,他们决定,先“忽悠”,接着就是煎熬的创作期。要为牛郎星8800编写程序,但他们手上却没有一台样机,一切只能凭着杂志上对它的介绍完成。而且牛郎星8800只有4K的内存,要编写一个适合的解释器,要突破重重技术难关。同时段还有很多竞争者都在研发这一套程序,时间也非常紧张。比尔·盖茨和保罗·艾伦“骇”进了学校的机房,用最原始的方法开始了疯狂的、暗无天日的编程。
就这样,比尔·盖茨和保罗·艾伦卖出了自己的第一套为个人电脑编写的软件。埃德·罗伯特非常欣赏他们的才华,想雇佣他们为自己做事,但盖茨想都没想就拒绝了。他表示自己会继续与罗伯茨合作,但不是以雇员的身份,而是合作伙伴。罗伯茨惊讶的问,“那你们的公司呢?”盖茨说,“我马上就开!”接着,19岁的比尔·盖茨从哈佛辍学,同时,一个叫微软的公司诞生了。

沃兹尼克是一位优秀的技术家,而乔布斯则是一位优秀的生意人。他看到沃兹尼克的电脑这么受欢迎,于是说服他,与其免费分享,不如拿去卖。于是,乔布斯卖掉了自己的车,沃兹尼克卖掉了自己的计算机,一起凑了1000美金。在微软创立的一年后,一个更破的小破公司——苹果,成立了。因为资金短缺,比起牛郎星8800来说,苹果I 更不像一台计算机,它只有一块电路板,没有机箱,没有键盘,一切都需要自己组装。但是,凭着沃兹尼克过硬的技术和乔布斯的三寸不烂之舌,他们依然卖出了50多台,公司的资产也翻了3翻。同时,这也让乔布斯看到了计算机市场的潜力,他决心要做一款“真正”的计算机产品。
这个梦想看上去几乎不太可能,它需要太多的芯片,造价也非常高。但是,还好他有沃兹尼克。于是,平地一声雷,著名的苹果II 问世了。除了键盘、屏幕等一整套完整配件,它还有着漂亮轻便的外观设计。从它开始,计算机才从工程师、专家们的“专属玩具”,真正变成了更实用的、大众的电子消费产品。在1978年的西海岸计算机展会上,苹果II 迷住了所有见到它的人。这一次,销量和利润齐飞,苹果赚翻了。
可想而知,比尔·盖茨和乔布斯,计算机界的两个伟大头脑,注定要相遇。而事实上,他们两个确实如同双星系统一般,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,就开始绕着对方运行。当比尔·盖茨看到苹果II 后,他再次看到了商机。虽然苹果II 当时在计算机界已经非常超前,但它的编程和市面上大多数商业软件都不兼容。比尔·盖茨决定,一定要搭上苹果的顺风车。他召集工程师们花了几个月的时间研发出了一种能直接插进苹果II 里的软件板,让苹果II 能运行各种商业软件。比尔·盖茨成功地将苹果II 从受欢迎的家用计算机变成了强大的商业计算机,苹果公司也成为了微软的最大客户,这直接使得微软的销售额达到了以前的3倍。
苹果的成功给了著名的IBM(国际商用机器公司)当头一棒。他们曾经极度不看好个人电脑的市场,但如今,也决定向这块大肥肉进军。而此时的比尔·盖茨也将注意力转移到了这个科技龙头公司。机会不等人,比尔·盖茨将先“空手套狼”,再赶工做产品的“忽悠”剧情又上演了一遍。不过这一次,他真的没办法在这么短的时候内做出来一套操作系统,于是,他选择花5万美元,找别的公司买了一套……总之,从此,微软磁盘操作系统诞生了。现在手里有了货,比尔·盖茨有了优势。由于哈佛的法律专业背景,他又完成了商业谈判中一个惊人的细节,那就是,在与IBM的合同里签订,微软的这套磁盘操作系统必须是非专属授权,自己有权把它卖给任何一家公司使用。

梁子就这么结下了,从此,他们开始了漫长的互怼。但对于“偷窃事件”,比尔·盖茨只是淡淡地回应,我们都是从别人那里学来的,谁也别说谁。在比尔·盖茨带着微软一路高歌猛进的时候,乔布斯的苹果却遭遇了滑铁卢。虽然麦金塔电脑堪称美学和科技融合的终极产品,发布会也很完美。但实际上电脑本身运行得有点慢,而且销量极其不佳,销售额直接下滑了27%在这种情况下,乔布斯仍然还要不计成本地追求哪怕一个小小细节,他的严苛也让团队感到了巨大的压力。最终,因为缺乏纪律性、太过专注于自己对产品的追求和想法,却不计成本、不听建议,反对所有人等,乔布斯被自己亲自请来的董事会踢出了自己一手建立的苹果公司。
从第一台商业化成功的个人电脑的出现,1975年,到现在之发达,不过短短45年,这发展速度,想想真的太可怕了。比尔·盖茨和乔布斯的成功,感谢时代、感谢机遇,同时,时代也将永远铭记这样充满激情和智慧的人杰,他们看到了未来,并且知道如何抵达未来。他们不一定是技术最牛的,但他们一定是最有眼光的、最具想象力的、最激情澎湃的、最具魅力的,是永不会被历史尘埃掩埋的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