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的P2P行业“热闹非凡”,一大批平台退出的退出,整改的整改,投资人的钱拿不回来,债务人效仿老赖就是不还钱。回想2014年开始,互联网金融风起云涌,“你不理财财不理你”、“这是一个股权投资的时代”…随处可见的洗脑广告语,让理财这个概念进入了大众的脑海。
就是从那时起,P2P开始兴起,第一批踏足者都赚得盆满钵满。大概谁也想不到几年后的今天,P2P会如此凋敝。据不完全统计,我国已有13个省份宣布取缔辖内全部P2P平台。

去年12月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发布《P2P试点日趋明朗部分机构将通过持牌的方式纳入监管》的文章,再次给行业注入新希望,监管试点继续有效,持牌经营成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。
据业内人士分析,P2P行业的分类处置还将持续一段时间,如何分类,如何处置都是监管层以及广大的机构、从业者还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。P2P风险出清是对行业的不合规业务或者不合规平台的出清,不是对整个行业的出清,对于合规发展,有持续运营能力的平台还在坚守,唯有不断通过机构清盘停业、转型实现风险出清,最后才能让网贷行业实现良性发展。

如此大规模的P2P整治行动,大部分投资者都持一个观望的态度,P2P是否能够继续投资?只有当行业整顿完成后,才能够视情况而定。至于平台整改是否换汤不换药,现在还不得而知。
趁P2P行业大洗牌的时机,一种叫做新型电商的投资模式开始兴起,就如当年的P2P,一时间在行业中独领风骚。

P2P的转型成功与否还不得而知,行业如今状况,投资者不如把目光移向别处,新型电商就是个不错的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