陆金所代销的产品又炸了!
之前已经踩过龙力生物、凯迪生态、东方金钰,这次又碰上了问题上市公司神州长城。
让人哭笑不得是,这次还是大同证券的资管产品···嗯,一家人就要整整齐齐。
这些产品确实和陆金所自营的P2P没关系,都是由券商打包发行,再交给陆金所代销,最后这些产品的钱都流向了上市公司。

而且这些产品都不是大街货,门槛100万起,能买得起的都是大户。
去年整个股市还不错,大家觉得借给上市公司没多大风险。
结果近两年的去杠杆,以前资金宽松的情况一去不返,上市公司还不上钱,违约就产生了。
翻了下神州长城的股价,只有2.79元。

出了这事,估计陆金所也挺郁闷的,如果股市没有像现在一样玩命跌,大概率还是能安全下车的。
但说真心话,客户爸爸在买这些产品的时候,就是看中陆金所是平安的亲儿子,那您也不能拿平安这块牌子糊弄人吧。
不可否认网贷业务做的很不错(不过我不投,收益太低),但如果一味追求平台的利益,网贷、基金、私募、信托···一通搞,最后坑了投资人,以后谁还愿意和你继续玩?
牌子虽大,还是要放低姿态,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。
也建议各位土豪回避一下一些资管、信托产品,尤其不知名的小券商发行的产品。
类似的套路,同样发生在P2P身上。
很多上市公司靠网贷输血,结果去杠杆,企业借不到钱,资金周转不开,导致一批做企业贷的P2P受到冲击、崩盘。
事情已经发生,以后会不会有谁也不敢保证。
现在网贷环境刚刚有所回暖,整个行业的信心真的是承受不了这么大的打击了。
所以,现在选择P2P,尽量选择做小额分散型的个人信贷,以及实力相对较强的平台。多关注资产端,看明白你的钱投向哪里,再决定掏不掏腰包。
······
可能有人会问,京东、微信里也有券商资管产品,风险如何?
此资管不是彼资管。
券商资管产品,有的投资风格偏股,有的偏债,有的偏海外资产···
所以不同资管产品,风险等级不能一概而论,要看具体产品。